二人成队+三代坚守+四季无休+五层独楼=?
发布时间:2024-12-14 05:09:49 作者: 亚洲城游戏官网下载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这里曾经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60多年来,一代代塞罕坝人把荒漠建设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栽树不易,守林更难。自建场起,这片林海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坐落其间的9座望海楼便是“林场的眼睛”,火情瞭望员们日夜守护,一刻不曾放松警惕。今年64岁的赵福州,便是一名在此坚守40余年的火情瞭望员。
他是如何守护百万亩林海平安的?今天,跟随央视新闻国庆特辑《我有所爱 其名中国》一同走进塞罕坝林场,看“绿色奇迹”背后的故事。
天桥梁望海楼位于塞罕坝林场的最南端,海拔1700米。每天早上6点,赵福州都会拿着望远镜,准时站上这栋五层小楼的屋顶,瞭望目之所及的广袤森林。
“未发现火情,一切正常。”每次向指挥中心报告完毕,间隔15分钟,赵福州又会重复同样的步骤:瞭望、记日记、报告。直至夜幕降临,开启夜间新一轮的值守。
这样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赵福州已经干了40多年。他熟悉瞭望区内每一寸土地,见证了无数棵幼苗茁壮成长。很难来想象的是,眼前一望无际的林海,曾是一片茫茫荒原。
历史上,塞罕坝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由于近代以来近百年的乱砍滥伐,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已经退化为高原沙地。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下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塞罕坝成为建设林场的首选之地。然而当选址专家团队来到这里时,发现适合大规模造林的树种几乎一棵也找不到。
直到专家组在塞罕坝拍摄到一张珍贵的照片,这棵荒原深处傲然挺立的大树坚定了专家们在塞罕坝选址建设林场的决心。
“这棵落叶松大概是100年到150年的树龄,证明塞罕坝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说。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来自全国各地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员一起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他们是塞罕坝第一代护林人,在这片沙地荒原上开始了改天换地的森林再造工程。
由于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塞罕坝林场建立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成活率不足8%。这些挫折没有浇灭护林人高昂的斗志。1964年4月20日,决定林场生死存亡的“马蹄坑大会战”打响。
投苗员们从天蒙蒙亮就坐在冰冷的植苗机上,直到晚上天黑得看不见了才收工,每天重复取苗、投苗的动作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但是大家没有怨言,第二天起来还是这么造林。”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回忆。
哪一棵树栽歪了、栽浅了,他们就立刻矫正。拖拉机溅起的泥沙夹杂着小雪,顺着北风砸在他们脸上,一天下来脸都被泥沙覆盖。但大家已经顾不得这些,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苗子栽到地里,就一定得活。
几天后,马蹄坑上的500多亩沙地终于全部种下了落叶松。时间一天天过去,所有人都在等待这批树苗的成活,塞罕坝太需要一次成功了。
塞罕坝沸腾了!望着茁壮成长的幼苗,很多人喜极而泣。这场大会战也成为今天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起源。
1982年,22岁的赵福州作为“林二代”和妻子陈秀玲来到塞罕坝。他们的第一印象是满目荒凉:“杂草丛生,小树也不高,周围见不着一个人,我们就这么扎下了根。”
那时的天桥梁望海楼还只是座简陋的两层小土楼,屋里有一个做饭的锅台连着睡觉的炕。“遇上雷雨天,屋里的电话机、电灯灯头都冒火星。”
瞭望条件简陋,生活更加艰苦,让赵福州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塞罕坝度过的数个寒冬。夜里最冷气温降到零下40℃以下,即便屋里点了柴火取暖,仍是彻骨的寒冷。
遇到大雪封山,望海楼几乎与世隔绝,夫妇二人只能祈求最近一段时间不出什么紧急状况。陈秀玲的第一个孩子没保住。“九点多肚子疼要生,夜里一点多才到围场县城。孩子生下来活了一天,没活成。”陈秀玲说。
谈起山居岁月,陈秀玲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对付熬”。在山上待了数十年,她至今没习惯这种深入骨髓的寂寞,但她的朋友圈里记录最多的却是林场的美丽,无论是雪花飞舞,还是旭日初升。
哭过,也怨过,赵福州夫妇还是咬牙留了下来,在40年的岁月里重复着瞭望、报告,作为塞罕坝的“眼睛”牢牢注视着林海。日复一日的坚守,赵福州夫妇和塞罕坝一起度过艰苦创业期,见证这片“绿色奇迹”逐渐壮大。
望海楼越建越高,从两层到三层,再到现在的五层,赵福州也望得越来越远。“树越长越高,林场面积慢慢的变大,现在必须得上五层才能看全自己负责的面积。”赵福州说。
塞罕坝面积达100多万亩,只要是赵福州肉眼能看到的地方,都属于瞭望区域。他持续更新着脑中的地图,大到山形地貌,小到林场的每条沟、每条道、每片林,“手一指就能说出是啥地方,让快速扑火队第一时间到现场”。
虽然林场近年来安装了摄像头、防火预警监测设备,但赵福州仍不敢有一刻松懈。他说,“人眼”是无法被取代的。“干了40年瞭望员了,什么是烟,什么是雾,我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他总结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柴火烧起来,顶上发黄,中间发蓝,底部发黑。雾是飘浮的,而烟是有根的。”
赵福州夫妇只是塞罕坝林场9座望海楼之中的一对普通夫妻。塞罕坝建林场以来,共有超过20对夫妻值守望海楼,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夫妻哨”。60多年来,这里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多年来精心守护,“夫妻哨”们看着眼前的树木一棵棵长高,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而这一些孩子也陪着他们慢慢变老。
2021年,赵福州收到领退休证的通知,却没有像预想中那样松了一口气。“突然离开这一个地区,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所以领导找我一谈,我就说行,再干几年。”他的愿望很朴素,“如果体格允许没毛病的话,用自己的这点努力,再为这里注上一滴水,就这么点心愿。”
今天的塞罕坝,许多林场员工的名字都带有“杨”“林”“树”“松”“山”等字,他们是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第二代、第三代,接力投身到植树造林的行列。赵福州的儿子赵东杨也慢慢的变成了塞罕坝林场的一名护林员。上岗前一天,赵福州对儿子说:“你爷爷种树,你爸爸守林,你就要护林。”
如今,经过三代塞罕坝人的接力奋斗,林场的有林地面积已从建场初期的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1.4%变为82%,变成全球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一排排落叶松苍劲挺拔,一片片云杉连绵成海。如果把塞罕坝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百万亩林海也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防止土壤流失量为每年513.55万吨。据中国林科院评估,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超过了200亿元。
截至今年9月,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21世纪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塞罕坝林场长达半个世纪的建设是林业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巨大成就的缩影。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塞罕坝、毛乌素、库布其、古浪八步沙已经改变了面貌,而前方还有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硬仗等着我们。在祖国大地上,一代代治沙人、护林人书写的“绿色奇迹”仍将不断持续。